發布日期:2022年08月22日 12:10 瀏覽:[] 作者: 來源:思茅區融媒體中心綜合整理
8月19日上午,“普洱這十年”系列新聞發布會思茅專場發布會舉行。普洱市委常委、思茅區委書記胡選坤圍繞思茅區十年來的發展變化,解讀“八個十年”。
思茅區作為普洱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綠色經濟示范區的核心區,十年來,思茅區各族干部群眾始終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抓改革、促發展,戰貧困、惠民生,抗疫情、保穩定,強黨建、固根基,全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跨越式發展。
這十年,思茅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克難奮進、苦干實干,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思茅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90.49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40.05億元,年均增長9.1%;人均GDP從2012年的28452元增長到2021年的57264元,年均增長7.2%,經濟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
優化產業布局,增強發展動能。堅持依托一產、做深二產、延伸三產,“7+N”現代產業體系初步構建,產業發展提質增效,特別是茶葉、咖啡、生物醫藥、文旅康養等產業得到長足發展。云南省“一縣一業”示范縣創建持續推進,綠色有機茶園(含轉換)認證面積達14.14萬畝,44個有機茶產品獲中國、日本、歐盟等有機認證,“思茅有機茶”金字招牌持續擦亮,兩度上榜“中國茶葉百強縣”,思茅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被認定為全國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云南國際咖啡交易中心、云南精品咖啡加工園區建成運營,思茅區成為云南省咖啡加工、流通主要集散地。普洱思茅生物醫藥產業園建設穩步推進,全區生物藥種植面積達5.9萬畝,獲“云藥之鄉”稱號。全區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4個、全國森林康養基地建設試點單位4家,被列為第三批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區、云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被授予“中國十佳綠色旅游城市” “中國最美旅游名區” “新時代品質旅游城市”稱號。
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效能。累計推進改革任務事項1575項,一批基礎性關鍵性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經濟發展新動能有效激發?!胺殴芊备母锍尚黠@,營商環境優化提質,營商環境測評連續6次榮登全市“紅榜”。市場主體規模大幅拓展,消費品市場總體繁榮穩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2012年的42.82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07.79億元,年均增長10.8%。對內對外開放合作逐步深化,2012年以來,實施各類經濟合作項目658個,完成市外到位資金994.29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達15.87億美元。創業創新氛圍日益濃厚,建成普洱茶抖音電商直播基地,云科德潤眾創空間入選國家級眾創空間。
這十年,思茅保持決戰狀態不松勁,盡銳出戰、精準施策,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
脫貧任務全面完成。現行標準下5175戶19068人全部脫貧、34個貧困村全部出列,連續三年在全省34個非貧困縣黨委政府扶貧開發成效考核中取得“好”的檔次。
發展活力顯著增強。群眾出行難、上學難、看病難、用電難、飲水難等問題得到解決,人居環境大幅改善,農村地區發展動力活力顯著增強。全區創建全國文明村(社區)3個、“國家森林鄉村”4個、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2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1個。2021年,思茅區被評為“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全區50%的村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20萬元以上。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5365元增長到2021年的14639元,年均增長11.8%;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090元,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提升,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了。
這十年,思茅堅持以人為核心,突出重點、提升品質,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思茅城市化進程加速推進。
城鄉一體邁出新步伐。設立了全市首個街道——思茅街道,城鄉一體化邁出新步伐。截止2021年末,全區常住人口達41.92萬人,比2012年末增加9.41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8.91%。
城市功能日趨完善。先后建成旅游環線、普洱大道、濱河路等一批貫穿南北、連接東西的城市主次干道,城市道路面積由2012年的186.82萬平方米增加到現在的466.73萬平方米,施劃停車泊位1萬余個,中心城區行車堵、停車難問題有效解決。城市規劃建設規范有序,行政區、商務區、文教區、工業區、生活區、交通樞紐區等板塊功能有效發揮,城市人氣更旺、經濟更活。
精細化管理更文明。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著力開展綠美城市建設,深化愛國衛生運動,深入推進思茅河治理、老舊小區改造、綠化美化亮化、“兩違”整治等工作,城市人居環境極大改善。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在全市率先建立社區管理服務中心,有效破解老舊小區、無人管理小區的管理難題,創新形成了“滇運媽媽”、“紅色物業”等城市管理新模式新經驗。社會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禮讓斑馬線、志愿服務活動等成為城市文明風景線,連續4屆被評為“省級文明城市”。
這十年,思茅堅持基礎先行,補齊短板、強化支撐,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突破。
黨的十八大以來,思茅緊跟“五網建設”步伐,基礎設施服務保障水平持續提升。
出行更方便。中老鐵路全線開通運營,思茅由邊陲末梢向開放前沿轉變,與昆明的“2.5小時交通時空圈”基本構建,形成內接昆明、外連老撾的交通網絡,區位優勢更加凸顯。上海、長沙、成都等國內航線陸續開通,磨思高速、思瀾高速建成通車,農村公路總里程達3095公里,通村道路硬化率為100%,村民小組道路硬化率達91.2%,群眾出行條件大幅改善。
飲水更安全。累計投入資金39億元,建成五里河水庫、攀枝花塘水庫等蓄水工程11件、農村集中供水工程523件,實施了梅子湖至洗馬河、信房至梅子湖等一批抗旱應急調水提水工程,啟動了瀾滄江至大中河調水項目,城鄉生產生活用水條件不斷改善。
網絡更暢通。城鄉電網設施更加完善,2012年以來,實施電網項目36批次、461個,有效滿足了群眾從“用上電”到“用好電”的需求。主動順應信息革命時代潮流,加快推進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基建,建成5G基站853個,每萬人擁有通信基站數達110個,實現主城區及周邊重點區域5G網絡覆蓋,行政村光纖寬帶、4G網絡覆蓋率達100%。
這十年,思茅堅持綠色低碳發展,標本兼治、協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實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自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始終堅持“生態立區、綠色發展”理念,生態環境質量保持穩定。
“天更藍了”,空氣質量指標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優良率達98.9%以上,負氧離子含量高于七級標準,被譽為“世界的天堂,天堂的世界”,獲“中國天然氧吧”稱號。
“水更清了”,河(湖)長制全面落實,全區6個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全部達標,成功創建省、市級美麗河湖7個。
“山更綠了”,“林長制”效果彰顯,全區森林覆蓋率達73.27%,被列為20個全國林下經濟示范基地之一。亞洲象國家公園建設有序推進,野生亞洲象棲息地得到有效保護。
2021年,全區綠色GDP達214.66億元,占GDP總量的91.58%;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價值達751.72億元。大力倡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節能減排治理成效明顯,新能源公交實現全覆蓋,共享單車推廣使用,綠色低碳成為全民共識,公眾對生態環境滿意率達96.67%。
這十年,思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保障基本、服務民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改善。
黨的十八大以來,思茅城鄉融合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從2012年的3.24下降到2021年的2.64,城鄉收入差距不斷縮小。
教育有保障。2012年以來,新建校(園)17個(所)、增加學位1.15萬個,改擴建中小學校舍等15.5萬平方米,城鄉辦學條件極大改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從2010年的7.9年上升到2020年的9.2年。
就業有保障。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8.01億元,農村勞動力培訓8.23萬人次、實現轉移就業15.92萬人次,城鎮新增就業累計達5.4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保持在4%以下。
就醫有保障。新增醫療衛生單位112家,每萬人擁有醫療機構床位數從332張提高到677張,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由2016年的9%提高到25.03%,人均預期壽命達73.14歲。
居住有保障。建成城鎮保障性住房1.32萬套,實施棚戶區改造5309戶,改造農村危房10397戶,城鄉居民住房條件持續改善。
養老有保障。城鄉居民(職工)基本養老、工傷、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220.36萬余人次,醫療、生育保險基本實現全民全覆蓋。
困難有保障。城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710元、460元,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救助標準統一提高到每人每月923元,困難群眾的民生底線兜得更牢更實。
這十年,思茅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居安思危、主動作為,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疫情防控不松懈。慎終如始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全力支持強邊固防,精準落實常態化防控措施,有序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全人群接種率達95.6%,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積極探索疫情防控新機制,推行疫情防控“四級網格制”,開發使用“康樂思茅”網格化大數據管理系統,把“最小網格”轉換為疫情防控“前端哨崗”,疫情防控筑起新防線。
法制觀念入人心。全面加強平安思茅、法治思茅建設,扎實推進“六五”“七五”“八五”普法和“雪亮工程”建設,建成區、鄉、村三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工作站)81個、綜治中心82個、法治主題公園2個,全國首家“人象和諧法律服務點”掛牌成立,公共法律服務水平明顯增強,全民法制觀念逐步提高。
社會治理出成效。倒生根社區、蘭花社區基層社會治理模式被列為省級試點,基層基礎逐步夯實。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依法查處了一批黑惡勢力“保護傘”和違紀違法案件,有力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捍衛了法律尊嚴。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大幅提高,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得到有效保護。
這十年,思茅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保持定力、從嚴從實,黨的建設全面加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思茅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先后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三嚴三實”“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史學習教育等黨內集中教育,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不斷提高,廣大黨員干部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不斷增強。
深入推進全省城市基層黨建區域性中心示范城市建設,在全省率先創建“初心驛站”,創新推出非公企業“紅色學堂”,建成茶城黨建主題公園、茶城黨建書苑、“關山大榕樹”紅色教育基地、思六烽火紀念館、普光部隊成立地紀念館等一批黨性教育基地,陣地堡壘更加牢固。思茅區南屏鎮大開河村黨支部和倒生根社區黨總支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創建省級、市級基層黨建示范點38個,創建規范化黨支部947個,14名優秀共產黨員及黨務工作者受到黨中央和省委表彰表揚。
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堅決肅清流毒影響,深入開展作風革命效能革命,黨內政治生活嚴肅認真,政治文化積極健康,政治生態持續向好,干事創業環境風清氣正。
歷史照亮未來,征程未有窮期。
唯有奮斗,方能不負歷史、不負時代、不負人民。
未來,思茅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全力打造“普洱茶都·康樂思茅”城市品牌,高質量推進世界一流健康養生勝地、全國有機茶產業發展標桿、面向南亞東南亞陸路口岸城市建設,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打印 | 收藏 |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