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年09月23日 08:56 瀏覽:[] 作者: 來源:《普洱日報》
△普洱學院農林學院以學習肖時英精益求精的專業態度和“一生只育一株苗”的工匠精神為主題開展“開學第一課”。(普洱日報記者 李超 攝)
普洱日報訊(記者 張國營)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是辦好思政課的根本問題,是交給新時代教育事業的必答之卷。
近年來,普洱市始終把思政課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作為黨的建設和意識形態工作的標志性工程抓緊抓好,發揮好學校思政課主陣地作用,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升思政課質量,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飽滿的政治熱情辦好思政課,讓重視思政課的氛圍蔚然成風。
書記校長進課堂
辦好思政課,要解決“誰來講”的問題,書記、校長進課堂是一項重要舉措。那走上講臺的書記、校長,都講了什么?
講歷史。思茅一小常態化開展“書記、校長進課堂”活動,一把手示范帶頭講授精品思政課。特別是2021年以來,思茅一小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結合思普革命史,將黨史和校史進行有機結合,把思普革命老區黨員、曾擔任過思茅一小校長的何宏志傳播革命火種、組建地下交通站,轟轟烈烈開展武裝斗爭的革命事跡在“書記、校長進課堂”活動中進行講授,激勵學生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
講理想。普洱市職業教育中心“書記、校長同上一堂思政課”于近日開講,中心黨委書記為同學們講了題為《堅定理想信念 努力做一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思政課,既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更推進了思政課的改革創新,讓思政課在潤物無聲中給學生以人生啟迪和精神力量。
講家教。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嘉禾鄉中心小學開展書記、校長同上一堂思政課——家庭教育專題講座活動,從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等方面進行講授?;顒又?,校長與家長面對面交流,及時解答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困惑,增強家庭與學校之間的相互了解、聯系和溝通。
講心理。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第二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以《尊重自己》為題講授思政課,以極具吸引力、感染力的案例和哲理,讓同學們學會尊重自己,維護個人尊嚴,養成自尊自愛的健康心態,克服自卑心理。
書記、校長進課堂,既發揮了示范帶頭作用,更進一步強化了重思政、講思政的濃厚氛圍,取得了顯著成效。
精心打磨精品課
課堂是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普洱市把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作為提高育人質量的根本性工作,制定了全市《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措施》,優化課程設置,創新教學方式,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升思政課質量。
普洱市民族中學政治教研組堅持打造精品思政課堂,旗幟鮮明講政治、邏輯清晰講真理、理直氣壯講主流,把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積極利用各種校內外教育教學資源,在學校黨委和校團委的領導和支持下,積極開展“學憲法,講憲法”、網上祭英烈等豐富多彩的思政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信念堅定、志存高遠。每周堅持集體備課,堅持探究式教學,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貫穿于課堂教學全過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四個方面的學科核心素養。
自開展“向張桂梅同志學習·辦人民滿意教育”活動以來,普洱市民族中學政治教研組共推舉出3位青年教師參加思政課賽。本著“以賽促教,以賽促改”的目的,政治教研組發揮相互幫助、共同成長的優良傳統,集全組智慧參與磨課,集思廣益為3位教師出主意、找不足、抓亮點,不斷幫助3位教師提高教學技能和思政課教學水平。小到每一句話,大到教學重難點的突破,老師們都在認真琢磨,進行不斷調整和修改。
磨課如磨劍,“劍”越磨越鋒利,“課”越磨越精彩。在政治教研組全組老師的共同幫助下,3位參賽教師均在市委教育工委組織的思政課比賽中獲得了佳績。
除了中小學,各高校也紛紛“亮劍”。近日,普洱學院舉辦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展示觀摩活動,普洱學院、云南農業大學熱作學院、滇西應用技術大學普洱茶學院3所高校思政課教師進行教學展示,普洱一中、思茅三中、思茅一小相關負責人和思政課教師觀摩并研討。
實起來也活起來
上好思政課,關鍵要“實”,必須言之有物,重點要“活”,力求多姿多彩。這就需要解決好“怎么上”“學什么”的問題。
他們落落大方、慷慨激昂,講述為國捐軀的革命先烈、默默付出的優秀共產黨員的感人故事……這是思茅七小開展的“童心向黨——黨的故事我來講”主題教育活動,同學們以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詮釋了對中國共產黨、對祖國和人民英雄的熱愛及對偉大理想的追求,充分展示了少先隊員們愛黨愛國、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同時,思茅七小通過多年的探究摸索,總結出一套“爭章立德”的方法,主要做法是全員思政、全學科思政,以爭取積分卡、立德卡、立德徽章等為評價機制,在校園里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切實提升了思政教育的成效。
西盟佤族自治縣第一中學組織開展“開學第一課——思政課教育”活動,以開學典禮、班會活動、榜樣先進事跡為載體,用“奧運夢”激發“強國志”,燃起“中國夢”“少年夢”,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現了思政教育示范引領育人的顯著成效,為全體師生種下一顆愛黨愛國、立志成才的種子?!叭松驃^斗而精彩,青春因拼搏而亮麗。新學期,新起點,我們將以熱情飽滿的精神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繼續發揚互幫互助、探索創新、頑強拼搏的精神?!睂W生羅子儀說。
為唱響立德樹人“主旋律”,全市各學校抓活動融合,讓思政教育“活”起來,全面提升思政教育成效。如,組織廣大青少年瞻仰紅色遺跡、聆聽紅色故事,緬懷革命先烈;開展“學黨史、緬英烈、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祭英烈系列教育活動;組織開展“奮斗的我 最美的國”新時代先進人物進校園活動、向張桂梅同志學習活動及“童心向黨”等系列活動,并通過主題班會、國旗下講話、宣傳欄等,深入宣講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等知識,引領廣大師生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相關新聞
景谷縣開展“思政課”教師隊伍培訓
普洱日報訊(景谷縣委黨校辦公室) 近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教體系統“思政課”教師隊伍專題培訓班舉辦,共280余名思政教育工作者參加培訓。
培訓班對思政課教師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提出明確要求,號召全縣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成為“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優秀思政課教師。
培訓采取專題輔導、小組研討、課前經典誦讀、案例分析、互動交流等形式,圍繞“辦好思政課的重要意義及如何辦好思政課”,設置心懷國之大者、維護國家安全、師德師風建設、牢牢掌握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校園安全、未成年人保護、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等課程,讓參訓學員充分認識到上好思政課的意義,當好引路人。
“無臂少年”讓普洱二中“開學第一課”別樣精彩
本網訊 時間回到8月22日上午,普洱二中的學生迎著秋的晨光回到校園,迎接他們的是開學的第一堂思政課。這堂思政課與以往不同,“隱形翅膀的傳奇”“無臂少年”彭超將為同學們鼓勁加油。
彭超出生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縣,6歲時不慎被高壓變壓器擊中,失去雙臂,但他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學會了用腳生活與學習。2015年,彭超參加高考,并以608分被四川大學錄取,被媒體譽為“無臂高考傳奇”。自那以后,彭超如同“開掛”一般,總能制造出一個又一個的驚喜,2016年參加《中國詩詞大會》,成為首名擂主;2018年獲得“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稱號;2019年5月榮獲“全國自強模范”稱號;2021年被同濟大學法學院錄取,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成為年度四川唯一入選的“全國十大讀書人物”。今年3月4日,彭超走進北京首鋼園區,作為第50棒火炬手參加了北京冬殘奧會火炬傳遞。他用行動證明,自強的人生無須他人憐憫,折翼的天使依舊活得精彩。
此堂特殊的思政課在普洱二中的體育館舉行,現場人山人海,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四個年級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有序入場落座,跟著彭超的演講步入了一次啟迪心靈之旅。彭超以自身經歷為背景,以幽默詼諧的話語激勵著在場學子,告訴他們任何時代都不缺少對命運說不的人。
彭超的勵志故事為大家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奥犃搜葜v,我深刻地感受到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彭超的故事讓我明白,遇到困難時不應該退縮和逃避,而是要勇敢的去面對?!备呷昙墝W生郭宇彤說。
據了解,此次思政課是普洱二中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舉措,旨在用可知可感可學可做的感人故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激發學生斗志、點燃青春激情、點亮奮進新征程。(通訊員 羅茜)
打印 | 收藏 |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