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區第四屆人大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上
思茅區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4日)
主任、副主任、各位代表:
根據會議安排,我代表區政府向區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報告《關于進一步加大“兩違”整治力度的議案》辦理情況。
一、辦理情況
2018年,區四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了戴彬等12位代表提出的《關于進一步加大“兩違”整治力度的議案》。對于該議案,區政府高度重視,將“兩違”整治作為中心工作、重點工作,多措并舉,抓緊抓實抓好,議案辦理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自承辦議案以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高位推動抓“兩違”。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兩違”整治工作,成立以書記、區長任雙組長,四班子領導任副組長、各鄉(鎮)和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專題工作會議,明確職責分工,細化工作任務,高位推動“兩違”整治工作。同時,先后出臺了《思茅區違法違規建筑處理辦法》、《思茅區2017年—2020年“兩違”建筑及路域周邊建筑垃圾排查整治工作計劃》、《思茅區“兩違”整治專項行動宣傳工作方案》、《普洱市中心城區城鄉違法建筑治理實施方案》等文件,強化政策指引,扎實推進“兩違”整治工作。
(二)聯動機制控“兩違”。一是建立部門聯動機制。以城市規劃控制區為依據,將中心城區“兩違”建筑進行網格化管理,各鄉(鎮)和區綜合執法局、區自然資源局等相關職能部門根據區域情況劃分巡查片區,按照“定人員、定責任、定范圍”的原則,每個片區都明確了責任領導及巡查人員,實現控違全覆蓋。同時,定期召開“兩違”整治專題會議,對“兩違”案件進行分析研判,找準突破口,確保“兩違”建筑快速有效查處到位。二是暢通舉報干群聯動。通過街頭宣傳、發放一封信、公開舉報電話、設立舉報信箱等方式,拓展舉報渠道,讓群眾能夠及時反映“兩違”線索。
(三)強化巡查治“兩違”。一是強化各鄉(鎮)與相關職能部門的信息共享和聯動,加強溝通協調,中心城區3個鄉(鎮)聯合區綜合執法局多次開展聯合巡查行動。二是嚴格落實“兩違”治理屬地管理責任,以片區為單位,各片區負責人及包村干部對所轄片區、村負總責,抓好片區內“兩違”巡查整治組織領導工作。三是專職巡查員對轄區內的“兩違”情況進行摸底分類,摸排核實,建立違法建筑管理臺賬和檔案,下發限期自行拆除通知書,做到巡查到位,底數清、情況明,全面排查無空隙,全域覆蓋無死角。
(四)群策群力拆“兩違”。一是強化部門治理。積極統籌綜合執法、電力、林業、水務、環保等部門的協同配合,對鄉(鎮)中辦理工商執照、安裝電表、水表用戶由鄉(鎮)兩違工作人員到實地現場進行涉違調查核實,對存在“兩違”情況的,采取林業處罰、停水停電等措施進行聯動處置,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在“兩違”整治中的作用。二是統籌工作推進。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及重點項目建設為契機,以“一盤棋”的理念,統籌推進“兩違”整治工作。
(五)發動宣傳止“兩違”。一是分利用微信公眾號、電視媒體、宣傳標語等多平臺開展“兩違”法律法規及整治工作推進情況宣傳,以強大宣傳攻勢聚“兩違”整治濃厚氛圍,在全區范圍內形成有效震懾,有效遏制了“兩違”增量。二是各鄉(鎮)、村、組三級聯動,組織召開“兩違”整治工作專題會議及群眾會議,大力宣傳城鄉規劃條例及市、區關于“兩違”整治工作文件精神,對整治行動中的正反面典型進行廣泛宣傳,引導群眾理解、支持和積極參與整治拆違工作。三是按照一戶一方案,一戶一工作組的要求,各鄉(鎮)工作組反復入戶作違建戶的宣傳工作,對違法者講政策、擺利弊,并同步推進強拆程序,確保工作做實做透。
二、“兩違”整治工作目標進展情況
截止2019年11月20日,思茅區共有兩違建筑2128宗61.41萬平方米,其中:存量違法用地694宗16.66萬平方米,新增存量違法用地1434宗44.75萬平方米。截至目前,累計拆除“兩違”建筑1344起,拆除建筑面積35.82萬平方米。其中,2019年4月至7月在中心城區集中開展了“兩違”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兩違”整治成效明顯。“兩違”整治百日攻堅行動期間,思茅區共拆除違章建筑100戶(其中存量26戶、新增存量74戶),拆除的建筑面積為1.569574萬平方米(存量建筑面積0.14474萬平方米,新增存量建筑面積1.45254萬平方米),已整改并完善相關手續6戶(存量0戶、新增存量6戶),已整改的建筑面積0.1273萬平方米(存量建筑面積0萬平方米、新增存量建筑面積0.1273萬平方米)。
三、存在問題
(一)“控違”源頭管理難。一是土地違法成本低。由于非法土地交易利潤空間大而處罰力度、金額相對較低,致使非法交易土地的行為屢禁不止。二是執行拆違程序繁瑣、耗時長,導致許多違章建筑未能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往往拆遷工作啟動時違章建筑基本已建成,增加拆違成本。
(二)拆違處置難度大。由于“兩違”涉及群體較大,拆除程序嚴格、復雜,一旦強制拆除,群眾阻力大,執法矛盾突出,安全拆違難度較大,造成“建設容易,拆除難”的局面。
(三)現行規劃與鄉村發展不相適宜。近年來農村經濟發展較快,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村民普遍有建新房建好房的剛性需求,但部分鄉(鎮)由于村莊規劃滯后或規劃調整過于頻繁,致使宅基地或宅基地的規劃不能滿足村民的生產、生活和資產意愿,從而使部分村民為了私利違法占地建房。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進一步加強“兩違”輿論宣傳工作。加大輿論攻勢,通過多種形式進行輿論宣傳,使廣大人民群眾熟知相關法律規定,鼓勵和發動群眾抵制、舉報違法建筑,引導群眾形成遵紀守法的自覺意識,從而推動“兩違”綜合治理工作順利開展。
(二)進一步加大“兩違”整治力度。一是繼續加強動態巡查工作,充實巡查隊伍,加大巡查力度,按照“勤巡查、早發現、早制止、早處理”的原則,對“兩違”行為堅持“露頭就打、出土就拆”,將違法建設遏制在萌芽狀態。二是加大重點打擊查處黨員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違法買賣土地、違法建房問題;重點治理突擊建設的違法建筑;重點打擊影響重點工程、重大項目施工,影響城鄉規劃和市容市貌、群眾反映強烈的違法建筑。
(三)進一步探索“兩違”管理工作新機制。不斷健全區、鎮、村、組防違拆違工作網絡,確保領導到位、組織到位、人員到位、措施到位、責任到位、效果到位。積極探索線上線下聯動巡查機制,用好微信、電話、網絡等舉報平臺,線下綜合巡查組巡查力量,加強部門協調配合,逐步形成有效的溝通模式和聯動執法工作機制,促進社會公眾共同參與,形成群防群治、上下聯動、橫向配合、縱深推進的工作格局。積極探索拆后土地利用模式,把拆違治臟、拆違還路、拆違改造、拆違增綠、拆違添景等拆后工作結合起來,做到拆一片、清一片、建一片、管一片,形成全民參與“共謀、共建、共管、共享”的管理新模式。
(四)進一步推進歷史“兩違”分類處置工作。切實推進歷史“兩違”調查摸底工作,制定出臺分類處置辦法,對符合分類處置辦法的歷史“兩違”進行分類處置。將屬于“四重點、六先拆”的違法建設列為重點拆除對象,形成強大的震懾效果。
(五)進一步健全“兩違”治理考核督查機制。嚴格貫徹落實《2017年-2020年思茅區“兩違”建筑及路域周邊建筑垃圾排查整治工作計劃》、《普洱市中心城區城鄉違法建筑治理實施方案》,建立健全“兩違”工作責任年度、任期考評制度,按屬地管理原則,實行獎優罰劣,不斷推進全區“兩違”綜合治理工作常態化、規范化,持續鞏固和擴大治違成果。
思茅區目前在“兩違”整治上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距離各位代表提出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望還有一定差距,今后,區政府將進一步統一思想、團結協作、攻堅克難,充分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建立聯動工作機制,明確分工、權責一致、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營造和諧有序的城鄉建設秩序,堅決打好整治“兩違”建筑的攻堅戰,為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質作出更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