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直各委、辦、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移動端建設指南的通知》(國辦函〔2021〕105號)和《云南省政務服務平臺移動端建設工作方案》(云政辦函〔2022〕59號)精神,按照要求完成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任務,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全面提升移動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結合普洱市實際,現將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強化思想認識。各縣(區)、市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一部手機辦事通”(以下簡稱“辦事通”)是全省移動政務服務的主要提供渠道和總入口。按照各地各部門原則上不再新建獨立對外服務的移動政務服務應用,依托“辦事通”統一對外提供移動政務服務;已建成的各類移動政務服務應用,要根據統一標準規范和“應接盡接”、“應上盡上”原則統籌整合并接入“辦事通”的要求推動政務服務平臺移動端建設工作。
二、抓好貫徹落實。各縣(區)、市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按照省級要求切實落實責任,形成任務明確、標準清晰、責任到位的工作格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市稅務局、市信息通信建設管理辦公室等市級有關部門要對照省級單位工作分工,按照職能職責做好與行業主管部門的對接,配合推動醫療就診、公共交通、水電氣、電信等與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便民服務應用接入“辦事通”,提供一體化服務,實現更多便民服務事項掌上辦、指尖辦,并及時梳理本縣(區)、本部門自建移動政務服務應用(含APP、小程序、公眾號)情況。市政務服務管理局要加強與省政府辦公廳(省政務服務管理局)匯報對接,配合做好市級自建移動政務服務應用整合接入全省政務服務平臺移動端,提升政務服務事項辦理便利度。
三、加大推廣應用。各縣(區)、市有關部門要嚴格對照重點工作任務清單,結合本縣(區)、本部門實際,按照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化的要求,深入研究謀劃,細化、量化各項工作任務,逐項抓好任務落實。要充分利用新媒體、政府網站、政務服務場所、公共場所等渠道,加強“辦事通”宣傳推廣應用,最大幅度拓寬覆蓋面,確保宣傳推廣無盲區、無死角、全覆蓋,引導企業和群眾下載使用“辦事通”,不斷提升公眾知曉度,便于群眾獲取更多移動政務服務,打通基層服務“最后一公里”。
四、強化監督問效。移動政務服務應用整合情況已納入市政府重點政務服務工作和“互聯網+政務服務”綜合考評內容,以評促建、以評促管。對完成任務不力、敷衍應付的單位和個人,將進行通報并督促整改落實,確保各項措施落實見效。請各縣(區)、市有關部門于2022年9月20日前將本縣(區)、本部門自建移動政務服務應用情況統計表報送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并于12月20日前報送貫徹落實《任務清單》情況。聯系人:何孟旂。聯系電話:2160500(傳真),電子郵箱:pezwxxk@163.com。
附件:1.普洱市貫徹落實《云南省政務服務平臺移動端建設
工作方案》2022年重點任務清單
2.普洱市自建移動政務服務應用情況統計表
3.市有關部門
普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9月9日
(此件公開發布)
附件1
普洱市貫徹落實《云南省政務服務平臺移動端建設工作方案》2022年
重點任務清單
序號
|
重點任務
|
負責單位
|
完成時間
|
1
|
根據省平臺移動端數據和網絡安全防護、日常監測、風險預警、應急處置機制,進一步規范移動政務服務應用(含APP、小程序、公眾號等)。各縣(區)、有關部門按照統一標準規范進行接口開發、應用接入、界面交互等,確保接入應用規范運行。
|
市政務服務局牽頭;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
2022年10月底前完成
|
2
|
基于政務服務事項基本目錄,圍繞企業和群眾辦事需求,按照省級部署配合編制省平臺移動端高頻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并動態更新,推動有關服務應用在移動端、電腦端(PC端)、自助終端等同源發布、統一管理。
|
市政務服務局牽頭;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
2022年10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效并持續推進
|
3
|
按照省級部署通過“辦事通”身份認證服務,為用戶提供二維碼、手勢識別、指紋識別、聲紋識別等安全便捷的身份認證服務方式。
|
市政務服務局牽頭;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有關部門配合
|
2022年底前完成
|
4
|
各縣(區)各部門現有的自建移動政務服務應用全部接入“辦事通”,逐步停止原渠道的對外服務,并做好運維監控工作,確保接入的應用安全、穩定運行。
|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
2022年底前完成
|
5
|
配合省級推動有關服務應用在“辦事通”、各級政務服務大廳、自助終端等服務渠道統一管理、同源發布、一體化服務。
|
市政務服務局牽頭;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
2022年10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效并持續推進
|
6
|
配合省級升級完善省平臺統一事項管理、統一申辦受理、統一電子證照、統一電子印章、統一“好差評”以及電子檔案、便民支付、服務熱線等功能,為“辦事通”提供統一公共應用支撐和協同化、一體化服務。
|
市政務服務局負責;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有關部門配合
|
2022年10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效并持續推進
|
7
|
依托省平臺政務服務數據資源中心,全面推行政務服務數據共享,凡是能夠依托政務服務數據資源中心共享的電子材料,一律免于提交;凡是能夠提供電子證照的,一律免于提交實體證照,最大程度“減證便民”。
|
市政務服務局牽頭;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
2022年底前完成并持續推進
|
8
|
圍繞市場主體在設立、投資建設、生產經營、員工招聘等和個人在新生兒出生、入園入學、稅費繳納、就業、異地就醫備案、婚育、水電氣聯動過戶等需求,集成多部門聯辦事項,推出“一件事”服務。結合實際推進基層服務創新,探索推出更多利企便民的集成套餐式服務應用場景。
|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
2022年底前取得階段性
成效并持續推進
|
9
|
依托省平臺電子證照系統,推動身份證、社會保障卡、醫保電子憑證、駕駛證、行駛證、營業執照、不動產權等電子證照在“辦事通”匯聚應用,在業務辦理中推廣“掃碼亮證”服務。通過身份證件號碼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關聯電子證照,推動移動政務服務事項“一證通辦”。通過電子材料數據共享和互信互認,推動移動政務服務事項表單預填和申請材料復用,實現表單自動填報和申請材料免提交功能,實現移動政務服務事項申報、辦理、支付、出件等“無感通辦”。
|
市政務服務局牽頭;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
2022年底前取得階段性
成效并持續推進
|
10
|
按照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跨省通辦”等要求,持續推進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在“辦事通”提供服務,進一步便利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
|
市政務服務局牽頭;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
2022年底前取得階段性
成效并持續推進
|
11
|
配合省級進一步推動醫療就診、公共交通、水電氣、電信等與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便民服務應用接入“辦事通”,提供一體化服務,實現更多便民服務事項掌上辦、指尖辦。
|
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市稅務局、市信息通信建設管理辦公室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
2022年底前取得階段性
成效并持續推進
|
附件2
普洱市自建移動應用情況統計表
填報部門: 填報日期:
序號
|
應用名稱
|
應用類型
|
聯系人
|
電話號碼
|
備注
|
APP
|
小程序
|
公眾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3
市有關部門
市委統戰部(市民族宗教委、市僑辦)、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教育體育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水務局、市商務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應急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新聞出版(版權)局、市廣電局、市林草局、市統計局、市金融辦、市醫保局、市政務服務局、市公積金中心、市檔案局、市地震局、市殘聯、市氣象局、市消防救援支隊、市信息通信建設管理辦公室
本文來源普洱市人民政府網:普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推動政務服務平臺移動端建設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