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思茅區人民政府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思茅概況 > 

                                      思茅概況

                                      思茅區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南部,瀾滄江中下游,是普洱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區國土面積4093平方公里,轄4鎮2鄉1個街道共56個村、18個社區,常住總人口41.92萬人。思茅區的基本情況可歸納為六個方面:一是歷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思茅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在漢代,這里被叫做哀牢地,宋大理國始建思摩部,元代置普日思摩甸長官司;雍正十三年(1735年)設思茅廳;1913年廢思茅廳改為思茅縣;1958年,思茅縣并入普洱縣,1981年恢復;1993年撤縣設市為思茅市;2004年撤地設市建區,將思茅市改為翠云區;2007年,翠云區更名為思茅區。二是氣候宜人。城區海拔1302米,年平均氣溫19.3℃,年平均降雨量1442.2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2205.9小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之一。三是生態良好。全區森林覆蓋率高達73.27%,負氧離子含量高于七級標準,享有“綠海明珠”、“林中之城”、“天然氧吧”的美譽。四是資源富集。水資源總量達18.45億立方米,境內有大小河流135條,年過境水量達8.38億立方米;有林地面積509萬畝,是云南省唯一的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有銅、鋅等金屬儲量30.67萬噸,石灰巖儲量2.65億噸。全區有茶園35萬畝、咖啡園19.76萬畝,種植茯苓、白芨等生物藥5.9萬畝,茶葉、咖啡、生物藥等產業發展潛力大。五是區位獨特。思茅區是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重要交通樞紐和黃金前沿,是普洱對外開放的核心區,213國道、昆磨高速公路(G8511)與玉磨鐵路(中老鐵路玉溪至磨憨段)貫穿全境,有普洱機場和國家級一類口岸思茅港。六是文化多彩。全區聚居著漢、彝、傣、哈尼等26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40.6%,是馳名中外的普洱茶原產地和集散地,具有鮮明厚重、多姿多彩的茶馬文化、生態文化和民族文化。

                                      思茅區堅持生態立區、綠色發展,立足自身優勢,探索出了一條符合思茅實際、體現思茅特色、彰顯思茅魅力的綠色發展之路,為推動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先后榮獲了“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區”等榮譽,被聯合國環境署稱為“世界的天堂,天堂的世界”。享有“中國茶城”“咖啡之都”的美譽,被國際茶葉委員會授予“世界茶源”稱號。

                                      “十三五”期間,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由2015年的135.91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224.11億元,年均增速8.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7.53億元增長到9.2億元,年均增速4.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65.02億元增長到95.39億元,年均增速7.9%;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由24114元、8573元增長到35477元、13236元,年均增速分別為8%、9.1%;累計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599.4億元。

                                      2021年,全區生產總值完成240.05億元,同比增長4.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8億元,同比增長6.5%;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7.8億元,同比增長13%;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70元,同比增長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39元,同比增長10.6%;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97.74億元,同比增長0.1%。

                                      日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